央地順勢而為,通過各種扶持政策助力智慧養老的蓬勃發展。10月底《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(2021-2025年)》正式出臺,要求強化健康養老信息技術支撐,提升健康養老產品智慧化水平,這意味著智慧養老涉及的諸多領域在今后將迎來高速發展。
地方層面,日前,廣東珠海印發《養老服務體系“十四五”規劃》,提出要規范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運行和管理,保障老年人個人信息、補貼資金和服務場所安全。截至目前,累計為2.47萬名8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6801萬元,長者飯堂就餐補貼27萬人次。
廣西印發的《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三年行動方案(2021—2023年)》,提到重點支持企業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數碼手環、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,引導社區、養老服務機構、老年大學設置針對老年人的智能信息技術培訓課程,滿足老年人智能服務新需求。福建發布智慧養老服務地圖,想知道附近的養老機構、床位數量、評定等級、收費標準、用戶評價等信息,只需打開電子地圖,輕點鼠標,便一目了然。
由于政府大力扶持,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勢頭迅猛,全國各地在智慧健康養老發展方面積累了有益的探索經驗。
如江西贛州章貢區智慧健康養老基地以“平臺+產業”為主導,通過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社區模型——智慧章貢,構建章貢區整體養老生態圈。合肥市蜀山區依托“養老設施+引入特色服務+搭建智慧系統”的模式,支持鼓勵智慧化養老模式多樣化發展,深入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。
福州鼓樓區中山社區,擴大實施智慧養老試點,通過軟件硬件相結合,監測、分析老人“門禁+水電”數據,掌握老人生活狀態,并且在所有鎮街全覆蓋“長者食堂+學堂”,解決老人居家養老的吃飯和休閑問題。
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,智慧養老科技行業逐步成為國家大力支持并發展的新興行業。而發展智慧養老與多元服務主體息息相關,各服務主體配合推進智慧化建設的系統搭建工作,優化智慧智能服務結構。只有服務主體多元化,智慧養老行業才會長久生存。
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助于建設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保障制度,而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制度又有助于促進養老產業的良性發展。正如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協會會長楊波所言:“我國養老事業離不開智慧科技的研發,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。智慧化服務可大大節約人力成本,為我國養老事業工作的開展提供創新思路與方案。”相信未來在智慧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下,多元化的服務主體將不斷涌現。持續發展的智慧養老行業將為老年群體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。
(賈玟)